首页 / 学院要闻/ 正文
志愿兵苏勇坚守喀喇山
  • 作者:史丽杰
  • 时间:2010-01-08
  • 点击:4740
  • 来源:本站原创

2006年,正读大二的苏勇同学,在得知国家招大学生义务兵的消息,毅然在学校报了名,幸运的通过体检、个人政审等检查,被新疆军区69260部队录取。

 一到达乌鲁木齐市的集训点,借着集体去外面洗澡的间隙,去附近超市给家里打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却被同伴以为丢失,结果18个班的班长全部出去找他,从此整个排的人都知道了他这个来自湖北的、恋家的小伙子。

    乌鲁木齐的条件是艰苦的,“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烤火炉”是每天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在一次射击训练中,苏勇因为双手冻的失去知觉而连着两次没有拉上枪膛,结果被班长骂,从小没有被父母骂过的他,忍着泪暗暗下决心,下次会做的更好,别人做到的,自己也可以做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个举国欢庆的大事,新疆处于祖国的边界,极少数的“藏独”分子企图干扰奥运火炬的传递,“金晶”事件的发生,让我国的边防加紧了防范。苏勇所在的部队被派往保护火炬的传递安全,去之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防护练习,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半。然而,在火炬传递的当天,由于要面对观众,观察人群中知否有一些特殊举动,火炬就从背后经过,“当面前的人在呐喊时,自己的心情也是激动的,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但为了祖国的安全,我不后悔。”

为了边防安全,苏勇所在的部队在火炬传递后,派往海拔为4900多米的喀喇山。从乌鲁木齐出发,七天的路程,随着高度的上升,车上仅存的两袋氧气也被一位高原反应较严重的队友吸光了,储备氧气的车因为道路狭窄不能及时送往。为了缓解窒息的感觉,他就用绳子勒住自己的头,以疼痛来缓解缺氧的痛苦,坚持到达目的地后。由于许多队员的不良反映,苏勇自告奋勇代替别人值勤,搬来应该半个小时的值勤,却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在岗位10个小时,后被军长发现,强制性送去吸氧,这也是他上山后第一次吸氧,也因此被授予“优秀士兵”的称号。就是在这种困难艰苦甚至有生命危险的工作条件下,苏勇从20087月份上喀喇山直到921北京残奥会结束后才下山,成功的完成了边防任务。

2008年苏勇回学校继续读书,并在学校做起2009级同学的班主任,军营的生活,让人成熟,军营的训练,是在学校收获不到的经历,因为是学经济出身,也许以后的专业会与军营没有交叉,但两年的生活,永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囊,永远藏在心里,背在肩上。

“我深知部队是所大学校,但每个人能从中学到多少,关键还在自身。”说到这里,苏勇露出了理科生特有的缜密思维,他觉得大学生当兵后,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到部队学习什么、锻炼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如何进行准备,心中都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较普通士兵的思维更加明确,“参军回来后,学习上有了奋斗目标,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