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佚名
- 时间:2020-01-03
- 点击:8870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年年终,北京西单早早地笼罩在一片迎接节日的欢乐氛围之中。身处其中的教育部内,小礼堂、报告厅、会议室格外忙碌,一场场不同主题、不同领域的会议似乎都隐含着一条心照不宣的主线——落实、落实、再落实。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深入抓、抓深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教育系统全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关键词就是两个字‘落实’,通过狠抓落实,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年初,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一席话,点明了全年教育工作的总基调。
年终盘点,岁尾交账,无疑是对2019年这个以“落实”为关键词开启的年份最好的回应。当这个年份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而拥有了更重大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省区市教育系统掷地有声地演奏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激昂乐章,由落实开启序曲,由落实带入尾声。
(一)
从“奋进之笔”到笔直奋进,以教育改革发展为价值核心,教育系统奋进的原动力从来离不开目标的清晰与路径的坚定。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
愈进愈难、愈进愈险,不进则退、非进不可,这不正是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必经之路吗?
“2019年,吉林中职招生6.98万人,较去年增加了1.22万人,全省职普比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一组让吉林教育人颇感自豪的数据,将其定义为“吉林聚焦职业教育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一系列努力的成果”,丝毫不为过。2019年,吉林着力构建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相适应的职教基本制度与体系框架。良性的体制机制,充分激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劲头,31所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和20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美“收官”,立项建设57所省级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实验校。
7月29日,在教育部召开的2019年“书写奋进之笔 建设奋进之部”年中推进会这场颇具含金量的会议上,教育系统18个攻坚行动,以及“司局长风采项目”“处长奋进纪实档案”“教育厅长突破项目”“高校书记校长履职亮点项目”落实情况成为当仁不让的焦点。
此前,陈宝生曾将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解读为“四个警醒”:要警醒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能有丝毫懈怠,要警醒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付出巨大努力,要警醒让人民满意还任重道远,要警醒目前的治理水平还远不适应。
伴随着我国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的进程,公众对“满意”的维度、心理预期、目标参照等已经并且仍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样是一个变化着的发展目标,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的清晰与坚定。
5月,任务下达;7月,完成近半。湖南省用两个月时间,将全省未联网学校数从年初的2844所降至1481所。速度的背后,是在“四个转变”“五个突破项目”引领支撑下,湖南省推进教育信息化2.0建设的补短板突破行动。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今年6月初,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在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及中央第十九指导组的指导下,教育部直属机关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部党组在深刻把握中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将中央“十二字”总要求具体化为“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对标检视找差距”“奋进有为抓落实”的总思路,同实施教育“奋进之笔”、建设“奋进之部”等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这28字“教育特色”主题教育总思路的背后,是教育系统对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矛盾、困难的深切体察与深入思考。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问题、新期待,主题教育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审视自我、找准问题、寻找突破的难得契机和重要推动力。
10月12日,在浙江海盐召开的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启动现场会,正式宣布启动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正式由“均衡发展”进入“优质均衡”时间。
11月7日,2019年教育部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也来“交账”:一年来,30多个司局单位和50多所院校参与两县定点扶贫工作,助力河北省青龙县、威县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目前,“奋进”已成为教育战线的高频词,实施教育“奋进之笔”成效特征鲜明,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二)
从鼓励深入一线到形成“一线规则”,写好教育“奋进之笔”的进程始终伴随着体系的完善和机制的创新,短中长期工作压茬部署、重点突破带动全局、部署考核联动、全系统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尤其不可或缺。
“我每个月能挣5000元,除了负担妹妹上学和自己日常生活费用之外,还能余出2000元左右寄给老家的父母。”参加了县职教中心举办的免费专业技能培训,学到了技术,找到了称心的工作,河北省青龙县大巫岚镇的王守东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作“过上好日子,生活更有奔头”。
今年初,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方面的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更是把职业教育这一帮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最直接、最见效的手段和渠道推向了前台。
“现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认为教育老花钱、工作费力、见效又慢,算小账不算大账,有的随意调整学校建设规划,随意更改教育用地,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诸多政策瓶颈和体制机制束缚。”陈宝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基层教育存在的种种“怪现象”,而这些怪现象必须真正到了一线才能发现。
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样,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去实现,以推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学科研人员在一线掌握情况、作出决策、解读政策、化解风险、转变作风为出发点,教育部党组研究制定的《关于在直属系统建立一线规则的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按照教育部直属机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教育部党组成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分别围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脱贫攻坚、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加强直属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双一流”建设、卓越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等调研题目,深入基层一线,将调查研究与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一体推进,体现出坚定的政治导向、鲜明的问题导向、突出的效果导向、清晰的一线导向。
深入一线,才能发现问题症结;深入一线,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今年6月,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南端的会东县拉马乡政府,排查出有13名儿童因随父母远赴3400公里外的新疆库尔勒务工导致失学后,专门成立“护苗行动”小组。截至今年10月24日,四川省凉山州已有58441名失辍学学生返校。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治理“校闹”行为等问题,无一不牵动着公众关注的目光。
6月下旬,教育部派出调研组赴北京、天津、辽宁、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10个省份调研。7月12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对面向中小学生校外线上培训进行规范治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围绕依法治理“校闹”,教育部先后赴海南省、江苏省开展专项调研。7月26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印发。同时,教育部还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文件,要求各地列出减负清单、出台减负实施细则。
据初步统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伊始,教育部层面和司局层面分别确定了10个和45个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与重点推进事项。在此基础上,部党组成员和直属机关各单位共开展调研640余次,共提交调研报告200余份。
(三)
从问题意识到找准问题、解决问题,教育奋进的进展始终要用成效说话,其中教育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百姓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无疑是聚焦的重点。
“文件让人心里暖暖的,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基层马院院长的苦恼,党中央、国务院都作了明文规定和要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学利提及的,是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为“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强大信心底气”。
据悉,《意见》起草过程中,教育部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回应中央关心、社会关注、师生关切的高校思政课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文稿起草和修改工作,以实现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政策新突破。仅网络调研一项,便面向各地教育工作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全国近500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征求意见,梳理出6个方面近200条建议。《意见》一经发布,各地各校迅速做出反应。
“要奔着问题去”“把‘改’字贯穿始终”的理念,让这场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攻坚战呈现出更鲜明的革新意味。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今年多了一笔意外“收入”。从今年9月起,孩子就读的民办幼儿园经北京市朝阳区教委认定正式转为普惠性幼儿园。在降价不降质的前提下,学费从每生每月5000元降至750元,而像这样由民办园申请转为普惠园的情况,仅朝阳区就有65所。
原来,在北京市学前教育普惠化的发展大方向下,从今年1月起,北京市开始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质量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补助标准统一”和“促进教师待遇缩小差距、逐步同工同酬”系列配套政策,力图通过加强政府统筹保障,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稳步构建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今年6月中旬到7月底,教育部党组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共收到社会各界四大类、20个方面、156条意见建议,制定印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和7个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在主题教育期间能够实现的预期成果和着眼阶段性目标的长效整改任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全力推动解决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主题教育期间,教育部党组成员及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48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245份、调研清单735份,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仅劳动教育一个主题,针对各地、各学校普遍反映当前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缺乏、没有机会参加生产劳动等问题,便对32个省(区、市)1.5万名大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持续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推动高职扩招100万专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每一个攻坚行动背后,都关系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前一直让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二年级学生王奕臻妈妈焦心的“三点半”难题,因为山东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迎刃而解。
山东省副省长于杰说,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政治工程、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热切期盼。
“当前校长们、老师们感受最深、呼声最强烈、关注度最高的还是改革,要围绕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一些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改革上取得突破。”陈宝生说。
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的好成果,转化为书写“奋进之笔”的好举措,建设“奋进之部”的好办法,打造“奋进文化”的好状态,教育系统已经走上了再突破再加劲再发力的征程。因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没有停顿点,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本报记者 柴葳)
附原文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9n/2019_zl96/201912/t20191219_41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