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汉院/ 正文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作者:佚名
  • 时间:2014-11-20
  • 点击:7772
  • 来源:本站原创
    8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表彰暨文明湖北推进会,会议开到乡镇一级,规模之大,重视程度之高,尚属首次。刚才,我们观看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专题片,该片反映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建设成果,是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会议表彰了省级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社区,希望各地各单位学习先进、争先创优、再上台阶。武汉市、天门市、当阳市、省住建厅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典型发言,讲得都很好,对各地各单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生同志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地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湖北建设,着重强调两点意见。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环节

  1.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离不开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而现代化的最终落脚点是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实力的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中国梦才能早日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物质文明现代化与精神文明现代化的双丰收,才能实现真正的文明之治,才称得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抓精神文明建设是抓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包括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节能环保,还包括公民素质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基础,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同步加强。否则,经济建设就会后劲乏力,甚至偏离正确轨道,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也可能会葬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省第十次党代会将文明湖北作为"五个湖北"建设的重要内容,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文化建设篇"是完全一致的。建设"五个湖北",幸福湖北是最终目标。但是,幸福感绝不仅仅源于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在于人文环境不断改善、公民素质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3.精神文明建设是抓发展的"实事"、"硬功"。精神文明建设有其自身规律特点,抓精神文明建设可能不像抓项目建设那样见效快,但往往能够起到优化环境、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的根本作用。现实当中,一些社会顽疾和不正之风如腐败问题、人情风问题、损人利己问题等,究其根本,源于精神、道德、文化层面的滑坡,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和精神文明建设加以根治。精神文明建设不是虚的,而是实的,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是抓发展的重要途径。比如,开展文明创建,赢得文明城市称号就是一块难得的金字招牌。沃尔沃商用车项目落户山城十堰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者被十堰市的城市文明水平所吸引。再比如,一个城市环境优美、市容市貌好、文明程度高,这个城市房价自然就会上涨。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再好,但市容市貌脏乱差、企业不讲诚信、市民素质低,是难以吸引投资者的。通过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不仅会提升城市品味,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如果说投资环境是梧桐树,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梧桐树上的花朵,精神文明之花必然结出项目、投资和科学发展之果。就像一个小伙子,可能家境不好,但个人修养好,懂礼仪、有文化、素质高,也能娶到靓媳妇。总之,抓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的"实事"、"硬功",我们要"实事实做"、"软功硬做"。

  二、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3个层面、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着眼于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作出的重大决策。精神文明建设要始终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工作始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社会文明新常态。

  1.在"化"字上下功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人的素质,重点要在"化"字上下功夫,要做好慢功、长功、普及之功、常态之功。一要坚持人人参与。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内陆地区最大的差距可能还是精神文明程度的差距。湖北的发展要从每一位湖北人抓起,文明湖北建设需要千千万万个荆楚人士积极参与。要努力扩大文明创建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面,创新形式和办法,实现全省各级各地全覆盖,做到全民参与。全省所有干部群众都要广泛参与到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来。二要坚持抓"早"抓"小"。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领域,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练就过硬"童子功"。遗憾的是,现在有些青少年,乃至大学生,十八九岁甚至成年了,还要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基本礼仪和社会公德的课,他们外表打扮得很光鲜,但基本的社会礼仪、道德水准却不达标。三要坚持从小事抓起。要教育引导群众从点滴做起、细小处做起,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润物无声。全社会的文明风尚的养成都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个人言行举止积累而成的,不是靠组织几个轰轰烈烈的大活动就能实现的。有些地方习惯临时抱佛脚,检查评比前举办几场大活动,突击应付,过后恶习"涛声依旧"、脏乱差卷土重来,不文明风气死灰复燃。我们一定要善于在抓细、抓小、抓具体上下功夫,而不能热衷于轰动效应、表面闹腾。党中央、中纪委抓党风廉政建设从禁止公款购买贺年卡、月饼等小事抓起,步步为营、循序渐进,效果举世瞩目。这种务实作风值得我们各级各地学习。四要坚持抓出实效。抓文明创建,要"重过程、不重牌子","重实践效果,不重名头大小"。拿到多少奖牌奖杯,只是形式,更重要的在于参与了文明创建工作,提高了文明建设水平。真金不怕火炼,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只能在熔炉里锻造而成,必须花真功夫,不能搞成虚有其表,以奖牌论成败。省委、省政府推出文明湖北建设"十大行动",重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实效性,我们要抓好贯彻落实。五要坚持常抓不懈。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建设过程,要坚持"长""常"二字,力求久久为功,坚决防止临时抱佛脚、"热一阵,冷一阵"、"雨过地皮湿"的现象。

  2.坚持"软功硬做",建立硬约束,形成硬规范,务求硬效果。在深入持久地抓好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在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乡规民约和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建立道德的"法庭",维护道德的尊严和权威,使各种道德条款得到落实。在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上,仅有教育、号召、提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拿出硬措施,坚持硬处理。网络上经常有扶起伤者却反而被冤枉和诬陷的事情报道,看后让人心寒。要切实采取措施,对做好人好事者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冤枉、诬陷好人者加大谴责和道德审判力度,决不能对坏人坏事放任纵容,让好人流汗又流泪。再比如,对失德失信甚至违反食品药品安全法的企业,要拿起法律的利剑,从严查处惩戒,决不姑息、决不手软,形成震慑。要发挥好网络、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全省各类媒体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土战场。对好人好事和各类先进典型旗帜鲜明地宣传、褒奖和推介,让学习先进、爱护先进、赶超先进成为普遍社会风尚;对各种失德失信丑恶行为加大曝光力度,  口诛笔伐,让坏人坏事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遁形。例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犟妈的片子效果很好,影响深远,彰显了湖北人助人为乐、主持公道、乐善好施的优秀品德。我们要打造更多具有正能量的精品,杜绝误导大众、混淆视听的劣品。总之,既要树"红榜",形成正面激励,又要树"黑榜",揭露、鞭挞丑恶行为,形成扬善抑恶、祛邪扶正的闭环效应。

  3.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示范者。领导干部是"关键的少数",一言一行都有很大的社会影响,要把自己置于社会的普通一员,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做语言文明、举止优雅的湖北人,当表率、作示范。同时,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切实履行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让文明湖北建设落地生根。对待社会上的违法违规行为、丑恶行径,要勇于挺身而出,敢于亮剑;对于好人好事,要敢于主持公道,为好人撑腰,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正确导向,营造良好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创建、贵在坚持,意义重大。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一定会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