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颜旭 李晓阳
- 时间:2022-01-07
- 点击:2210
- 来源:解放军报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作出深刻阐释。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些重要观点,将党的百年奋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不仅赋予了党的百年奋斗更加深刻的理论内涵,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鲜明的政治意蕴,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指南。
一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发展道路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历史地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然而,要让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真正落地生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过艰辛探索,我们党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这些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定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产物,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已经深深熔铸于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的高度统一。
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理论创造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一百年来,我们党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旗帜上的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对新的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和升华,不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更创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飞跃,都意味着我们党对时代发展大势、世界发展走势、中国发展趋势的把握更加清晰,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时代性的理解更加透彻。
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飞跃,都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境遇的极大改变。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从历史视角观照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飞跃的历程,就能更加深刻理解体悟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光明前景。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既书写了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尝试到多国运用的非凡历史,也经历了在挫折、挑战、风险中曲折发展甚至局部失败的时期。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更使“马克思主义无用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说法一度甚嚣尘上。身处杂音喧嚣之下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伟大斗争,不仅有效化解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放射出了更加绚烂的真理光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奇迹”这种最有力的方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三
经过不懈奋斗,我们已经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新征程,意味着新起点,也意味着新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并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让马克思主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
坚持理论引领。习主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历史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伟大时代催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时代。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把这一思想的伟大精神力量切实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面对繁重的现代化任务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指引,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多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多领悟践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多总结归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活实践,多思考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鲜活做法,不断增强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定力、拓宽把握大势的眼界、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强化执政为民的情怀,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推进理论创新。我们今天所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也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风云变幻的国际战略形势,深刻变化的国内发展环境,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坚持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课题,在不断破解时代课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回答中国发展遇到的新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在集纳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利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不断汲取中华文化精华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世界眼光,在积极学习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中推进理论创新。
(附原文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4096593813829540899&item_id=14096593813829540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