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长栓
- 时间:2021-05-08
- 点击:1970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社会发展主题是社会发展的总体诉求和重要标识,反映着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于社会的根本任务。不同的社会必然有不同的社会发展主题,社会发展主题的演变标志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进步,进入新时代必须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复兴”主题。
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主题的内在统一
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主题是内在有机统一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根本任务,社会根本任务决定社会发展主题,社会发展主题的转换反映着相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根本任务的完成,体现着社会的实际进步。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就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奴隶社会的产生解决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狭隘性生产关系与生产规模扩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封建社会的产生解决了奴隶社会奴隶占有制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解决了封建社会封建土地占有制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则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
第二,社会根本任务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实践。社会根本任务是一个社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实践,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必然带来社会根本任务的变化。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相统一的历史演变深刻体现着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作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深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让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站起来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之后对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的现实、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新的社会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全体人民富起来成为社会根本任务。
第三,社会发展主题是反映社会根本任务最重要的时代号角。社会发展主题是社会实现其根本任务的总体诉求,是凝聚社会共识与力量最重要的时代号角,社会发展主题的变换统一于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历史演变,标志着社会不同时代的分期。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由于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先后产生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的社会发展主题,中国社会也由此形成了具有“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重要特征的历史时期。
深刻认识及时作出社会发展主题新概括的重大意义
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又需要凝聚共识和力量,还要看到取得的历史成就来坚定自信,以确立人们拼搏奋斗共同的思想基础。因此,科学研判社会历史进展,及时作出社会发展主题新概括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能更好丰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理论。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先进理论指引,能够指引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理论必须能够切中社会的主要病症,开出可用有效的良方,具体说来就需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准确把握社会根本任务,鲜明确立社会发展主题,形成矛盾、任务、主题三位一体的总体理论框架。毛泽东思想是科学把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主题三位一体社会本质的理论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主题三位一体社会结构的理论体系。社会发展主题新概括、社会主要矛盾新认识和社会根本任务新把握的有机统一既是新理论产生的前提,也是新理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是能更好凝聚推动社会发展的共识和力量。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共识,动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社会发展主题集中反映着社会主要矛盾,鲜明表达着社会根本任务,是凝聚社会共识、动员人民群众力量最生动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就是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等社会发展主题,凝聚共识,集中力量,领导中国人民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时期的根本任务,创造了令国际社会赞叹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成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昂首迈入了新阶段。
三是能更好体现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决的过程。社会发展不仅体现为经济增长、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具体成就,本质上也体现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解决、社会根本任务的接续完成、社会发展主题的更迭转换。社会发展主题的转换标志着相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社会根本任务的完成,也标志着社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主题的形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的社会发展主题,肯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也宣告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深刻理解“复兴”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主题的必然性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着全社会的共识,在全国各族人民内心深处引起了最广泛的共鸣。“复兴”作为新时代的最强音,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作为新时代最响亮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作为全民族的梦想,深深熔铸在民族血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力前行新的伟大实践中。
第一,“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主要创立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场观点方法,立足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牢牢扭住新的社会根本任务,积极回应人民关切、紧紧聚焦时代问题、理性凝结思想精华,科学认识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规律,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作为新时代党和人民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引、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复兴”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是秉持党的初心和使命最重要的理论诉求,它承继着党和人民革命时期的意志,坚持着建设时期的理想,体现着改革时期的成就。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四个全面”战略擘画,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迈出了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复兴”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显著的理论特质。
第二,“复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深刻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强调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着眼“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任务,提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由此,我们党已从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社会根本任务新更迭、社会历史新进展等方面,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不仅需要有新理论的引领,反映社会主要矛盾,体现社会根本任务,也必然要有社会发展的新主题。时代号角标志着时代特征,凝聚着社会共识,动员着群众力量。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鲜艳的旗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确立各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就是最显著的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反映人民对富起来的渴望,“改革”凝聚着这一时代的最强音。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反映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使“复兴”作为新时代最富有激情和极具感染力的号角,印证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逻辑,标志着一个伟大新时代的开端。
第三,“复兴”是对我们党的卓越自信和非凡胆识最有力的彰显。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命运共同化不断深入,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日益激烈,还在全球范围蔓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隔离、对立、冲突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西方不断被热炒的“修昔底德陷阱”,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大国的警惕、对立、敌对、制裁等日趋全面和加剧。在变动不居、群强环伺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发展中大国在意识形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明进步、科学技术突破、国际秩序维护等方面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引领发展、实现发展更加需要拥有卓越自信和非凡胆识。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流血牺牲和奋勇拼搏,先后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建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使积贫积弱的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十几亿人口的全面脱贫,成功开启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使“强起来”的复兴伟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使“复兴”凝聚着人民的共同追求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标识,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及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历史成就的卓越自信,面对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国际风云所拥有的科学判断和非凡胆识。
第四,“复兴”是对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重大历史成就最充分的肯定。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时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每一时代的产生不仅是对以前各代的否定,否定与发展了的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新形成的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也是对以前各代的肯定,它把以前各代历史的完成作为基础,继承了以前各代的全部生产力,肯定了以前各代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每一时代的产生都在实际上标志着以前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根本任务的实现,以及新的社会发展主题的形成,从而使社会发展主题的更迭最终成为划分时代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党成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重大历史成就基础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本质内容,是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历史结果。没有革命完成的救国大业,就不会有建设完成的建国大业,不会有改革完成的富国大业,当然更不会有要实现复兴的强国伟业。同时,也是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动力。这一动力就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复兴体现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逻辑,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新时代以“复兴”为主题,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彰显着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不断取得的成功,是对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重大历史成就,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创造的中国奇迹最充分的肯定,也必将继往开来创造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强国伟业。
(附原文链接: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6699068135858627866&item_id=6699068135858627866)